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435230380269606&wfr=spider&for=pc"
澎湃新聞18-11-0709:0111月7日,展覽“造物新世代”在深圳設計互聯主展館開幕。展覽按照“手工復興”“方法與技藝”“迭代與創新”“理想社會”四個主題展開,探討如何通過解構、創新來使傳統工藝在今天的生活中發揮價值。楊明潔、朱哲琴等50多位參展者的百余件作品根據一定的脈絡展現在人們眼前。展覽開幕之際,“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策展人之一陳嘉莉以及幾位設計師進行了采訪,從他們的敘述中,一個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的世界漸漸浮現出來。(一)2016年,楊明潔和他的羊舍做了一盞落地燈,名為“竹之光”,其靈感來自傳統紙傘。在設計互聯“造物新世代”的展覽中,一面由Y形支架構成的白墻上鋪敘了這盞燈和傘之間的故事。2015年,楊明潔發起了羊舍造物計劃,他走訪了云南騰沖、江蘇蘇州等城市,了解當地的傳統工藝,融入新的設計和改造。在云南騰沖,他見識了制傘工匠如何將竹棍和宣紙變成一把傘的全過程,希望能夠對傳統的紙傘進行改進。“但是相比現在用尼龍布和鋼骨架做成的傘而言,紙傘沒有任何優勢。”經過幾個月的嘗試后,楊明潔放棄了對紙傘的改造。“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光從竹支架的背后透過來,看起來非常漂亮。”于是,傳統紙傘的功能和空間經過置換,變成了一盞燈。羊舍系列 - 楊明潔 YANG HOUSE - Jamy Yang 設計互聯Design Society展覽現場設計互聯將傳統紙傘的材料和工藝轉化成現代設計的不只楊明潔一個人。由張雷和Christoph John創立的品物流形工作室通過對余杭油紙傘的工藝進行結構,催生了紙椅“飄”和“固”。從“余杭油紙傘”項目開始,他們在杭州建立了融設計圖書館,這是一個傳統工藝、材料和技藝的數據庫,圖書館里的材料和品物流形的設計又密切聯系——他們試圖發現傳統材料的新特性,從而將它們運用到現代生活中。以紙椅“飄”為例,品物流形借鑒了傳統紙傘的拼貼技藝,將宣紙層層貼合制成椅子。紙椅“飄”,圖片來自網絡傳統紙傘 品物流形/融設計圖書館羊舍和品物流形將“傘”解構后變成現代家具,而建筑師黃明建則以空間的概念重新定義了“傘”。通過結合傳統制傘技術和算法設計技術,黃明建的“傘亭”將傘重構成一個流動的空間。在京杭大運河旁邊,他以傘亭為原型制作了一個永久的亭子,供人們休息。“我們把傘的圓形拆散成一個面,通過這個開放性的面生成流動的空間。”黃明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傘的屬性也隨結構而產生了變化,“拆開之后的‘傘’是螺旋形的,下雨的時候雨水隨著螺旋形落到花壇,”于是,原來用于排水的傘,現在則用來采集雨水和灌溉。在京杭大運河旁邊,這個由“傘”而來的空間被命名為“積雨亭”。作為建筑師,黃明建在傘中看到了空間,“打開傘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瞬間的空間,合上后,空間就消失了。”他說道。有趣的是,傳統魯班造傘就是從亭子改造而來,如今,黃明建又將傘還原成了亭子。傘亭III - 黃明建 Umbrella Pavilion III - Jian Huang 設計互聯 (二)解構紙傘的設計透露了一個事實:傳統工藝可能并不適合現代生活。“手工藝的故事時常顯得過于生動,成為懷舊和情懷的代名詞,而設計師在情懷面前則表現得更具理性和目的性,”設計互聯館長助理趙蓉說道。在展覽“造物新世代”中,傳統工藝并不是歷史的標本,而是設計產品的一部分。品物流形將融設計圖書館“搬”到了設計互聯展場對于設計師們而言,學習傳統工藝顯然是將其轉化為現代設計的第一步。在展覽上可以看到,像楊明潔、張雷那樣去各地學習傳統工藝并進行解構的中國設計師并不少。以朱哲琴為例,音樂人出身的朱哲琴曾在一次采風之旅中采集中國各個民族的聲音,途中,她發現,這種無形的聲音總是與當地瀕臨絕跡的手工藝相伴,那些也是人們發出的“聲音”。于是從苗寨的古法造紙到銀器制作,朱哲琴開始學習傳統手工藝,并創立“看見造物”,和設計師們合作,以傳統工藝為靈感制作現代器物。在展覽中,她和沈寶宏、劉東等設計師完成了聽園提盒、漆銀圓套壺等作品,將傳統榫卯工藝、漆器工藝以及它們所蘊含的傳統審美與現代人的生活相結合。看見·漆銀圓套壺 設計互聯另一方面,像黃明建的傘亭那樣,許多設計在融入傳統工藝的同時結合了現代的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分析材料和技巧,設計師能夠克服傳統技藝的復雜性,讓工藝更利于傳播。而在這一過程中,傳統工藝常常能夠會讓人看到驚喜。黃明建的傘亭搭建由工匠完成,“傳統手工藝的加入使作品融合了匠人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們自己對材料的探索和感知,最終的作品超出了設計師原初設定的東西。”黃明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工匠的手藝和材料的特性相互反應,使最終的作品具有耐人尋味的不確定性。高仕棠和香港中文大學的ZCB竹亭用竹棚的工藝技術制作而成,同樣體現了技術與工藝、材料相遇時所產生的開放性。“設計團隊首先做了大量建模,模擬竹子的表現,根據這一表現,通過電腦程序來估計它未來的造型、估算每一根竹子的截點。”陳嘉莉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道,“因為有人工的參與,作品的實現可能不會完全和電腦模型一樣,每根竹子的特性也會與電腦測試的不同。”在此次展覽上,除了帶來ZCB竹亭的模型,高仕棠還帶來了裝置“彎曲結構”,其中,鋁管取代了竹子而以類似的方式彎曲。當傳統工藝的存在方式發生改變,對于所謂“匠人精神”的理解也產生了變化。設計師章俊杰結合竹制工藝和數字設計技術來創造新的竹制工藝品。在他看來,手工藝并不完全是匠人精神,“它是一種我們能找到的代表匠人精神的非物質形式。”黃明建則認為,“匠人精神”是一個具有開放性的詞。“它可以是一個很漂亮的木雕作品,也可以是一個很前衛的技術所作的設計實踐。”(三)章俊杰想要延伸“匠人精神”的定義,與此同時,傳統手工藝從業者正在不斷減少。未來海洋工藝,Florian & Christine Studio Florian & Christine弗洛里安與克里斯汀的工作室位于倫敦,兩名設計師從中央圣馬丁藝術學院碩士畢業,弗洛里安學的是工業設計,克里斯汀則是材料革新,兩人在進行一些跨領域合作時漸漸達成一致:尋找工藝設計、材料革新與可持續性的交界點。他們發起“未來海洋工藝”項目,收集海洋廢棄物,結合香港傳統手工藝,為未來的可持續性家具設計原型。“尋找這些手工藝人很難,”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克里斯汀說道。“城市里的手工藝人很少。我們在網上尋找他們的店,但是發現很多都已經關了。”克里斯汀回憶,在尋找一位手工藝人時,他們并不知道確切地址,只是到附近去碰運氣,“在一扇開著的門后,我們正好發現了他。”位于香港的Sky Yutaka工作室也時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兩位創始人李國欣及矢野豊將傳統工藝和面部識別技術相結合,創造名為“燈花2.0”的交互式裝置。“我們經常去香港不同的地方發現這些‘師傅’。”李國欣和矢野豊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一個關于香港傳統工藝的展覽上,他們找到了深諳竹紙工藝的歐陽秉志。“我們給他看了我們的設計,他先是大笑,隨后還是告訴我們應該去哪里買材料、怎么將竹和紙結合起來。”在歐陽秉志的幫助下,“燈花”誕生了。此次在“造物新世代”展覽上展出的“燈花2.0”則是它的改進版,這一次,他們沒有找竹紙藝人,而是找了做蒸籠的師傅。“我們發現蒸籠的幾何結構很有趣,就運用到了設計中。”矢野豊說道。燈花2.0,Sky Yutaka Sky Yutaka在弗洛里安與克里斯汀看來,老一輩傳統手工藝人后繼無人,可能不是因為沒有年輕人愿意去傳承,而是因為年輕一代很難與他們建立聯系,甚至不知道他們是否依然存在。“你很難在網上找到他們,尋找他們基本靠‘口口相傳’。”弗洛里安說道。一些設計師正在讓更多的手工藝人參與到作品的制作過程中,讓傳統工藝在人的手上得到延續:klee klee發起項目nazenaze,其產品都由青年獨龍族人用傳統織機制作完成,與此同時,他們邀請獨龍織布藝人與設計團隊共同接受培訓,探討傳統物件如何融入現代審美;弗洛里安與克里斯汀邀請香港的金屬工人參與他們的項目,他們希望,在設計融合傳統工藝的同時,這些對于海洋廢料并不熟悉的匠人也能對材料有更多的了解,從而達成一種“交換”;ATLAS Studio發起的大理棉枕項目通過有償工作機會鼓勵青年侗族女孩學習和保護傳統工藝。ATLAS Studio大理棉枕項目 設計互聯“中國有很多‘非遺’,在展覽中可以發現,許多參展設計師會去當地學習那些工藝,與他們合作,然后發展出經營的模式。至于這種合作是否是一個好的方向,我們希望留給觀眾自己去判斷。”展覽策展人之一陳嘉莉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采訪時表達了她對于用開源機制來回應傳統手工藝式微的看法。(四)在Sky Yutaka的創作中,“互動”是一個關鍵元素。在去年設計互聯的首展“數字之維”上,他們帶來的《借景》就是一件互動裝置,那件作品由機械臂、金屬片、傳感器、水箱等組成,當觀眾走近時,“機械花”的“花朵”部分向下移動并張開,裝置的另一端則連向水箱,似乎是模仿自然界的花需要水分。而在此次“造物新世代”的展覽上,“燈花2.0”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捕捉人的“笑臉”,從而呈現出開合的狀態。對于Sky Yutaka而言,“互動”是兩件展品的交點,也是工藝和數字技術的交點。“通過結合工藝和技術,我們想要探索人類情緒和物體之間的關系。”矢野豊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整個展覽都在探索這樣一種關系,這種關系的產生通常需要身體的參與。“在中國這個高度數字化的社會中,我們觸摸的都是屏幕,越來越缺乏‘手動’的體驗,這讓我們去反思,觸感,或者說身體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越來越虛擬的世界,需要越來越真實的體驗。工藝可以帶給人一些回到現實、回到‘觸感’的感受。”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觸感”是策展人陳嘉莉強調的一個詞。蛾之逃離,妮科爾·高曼 圖片來自網絡德國設計師妮科爾·高曼(Nicole Goymann)用破洞的蠶繭做了一件織物,命名為《蛾之逃離》。在《一席》的演講中,高曼曾講到,為了獲得理想的絲綢,人們必須對蠶繭進行加熱煮沸,避免破洞,傳統真絲紡織品制作過程中犧牲掉的生命讓她感到震驚,她開始思考如何利用化蛾后的蠶繭制作紡織品。她讓蠶絲脫膠軟化,在水中拉伸蠶繭成絲。“我將這些絲用于編織,每用完一個蠶繭,就用一顆珠子進行標記,”在演講中,高曼說道,最終,珠子之間的距離代表了一個蠶繭出絲的長度,而珠子的數量則指代拯救的蠶蛾數量。“蠶蛾能夠繼續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這是一個肯定生命價值的設計,”高曼在演講中說道。妮科爾·高曼的這件作品完全由她本人手工織成,這也體現了“觸感”在“造物新世代”中的另一種表達:設計師在數字時代里依然渴望手工的參與,通過手工,他們親身體驗和感知材料的存在。“在中國,勞動力趨向廉價,設計師傾向把手工的制作交給工廠。所幸的是,越來越多創意從業者和獨立工作室開始思考設計和造物如何同時進行……”陳嘉莉在《工藝重構》一文中寫道。Sky Yutaka的《燈花2.0》也是如此,在采訪中,李國欣及矢野豊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作品的縫制完全由兩個人手工完成,“展覽開幕前的一周我們一直在進行縫制。”李國欣說道。李國欣在縫制“燈花2.0” Sky Yutaka(五)妮科爾·高曼和Studio Christine & Florian的作品都指向展覽的最后一個主題“理想社會”。在這個板塊里,策展人試圖更集中地探討設計和社會的關系。Julie & Jesse是兩位駐于香港的設計師,在作品《侵蝕系列》中,他們收集景德鎮廢棄的石膏模型,重新創作自己的瓷器。“自然侵蝕著它們,也塑造著它們,這些模具成為了記錄時間、空間和成長的容器。”在作品陳述中,Julie & Jesse這樣寫道。制作的過程探索了自然和物質世界的關系,每一次的澆鑄都代表了他們讓模具的侵蝕停止的記憶,器皿讓不可見的世界顯現。Julie & Jesse《侵蝕系列》所用的模具 julie & jesseJulie & Jesse將這些因自然的侵蝕而擁有獨特造型的模具投入工廠生產,時間繼續在這些模具上留下痕跡,孕育出新的產品……于是,《侵蝕系列》不只是他們自己記憶的重現,也是景德鎮制瓷業發展和工廠規模化生產的見證。Julie和Jesse與他們的《侵蝕系列》,展覽現場展館的二樓展出了荷蘭設計師亨尼·范·尼斯特魯伊(Henry van Nistelrooy)的一系列“馬扎”,這種便于折疊和搬運的傳統小凳如今在許多巷弄里依然能夠看到,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是鄰里關系和生活的一種象征。而在尼斯特魯伊的“馬扎”系列中,設計師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請人們一起制作自己的馬扎,于是,這個制作過程也成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轉移。在展覽開幕現場,尼斯特魯伊正在織造還新的馬扎,讓觀眾看到這種傳統坐具的誕生過程。亨尼·范·尼斯特魯伊在活動現場 設計互聯馬扎 亨尼·范·尼斯特魯伊 Mazha Henny van Nistelrooy 設計互聯克拉斯·庫跟和迪特爾·沃爾克也試圖用手工藝來體現社區關系。2013年,這兩位來自荷蘭的設計師在北京大柵欄胡同社區發起臨時工作坊活動,邀請居民一起制作小茶壺,并將每個茶壺進行3D掃描后在電腦里糅合成一個大茶壺,再以3D打印的方式再現,成為社區的集體肖像。走上設計互聯主展館的二層,彩色的粗繩如同馬扎中的穿繩一樣從中央柱子的上方向白色空間的兩邊蔓延,不時有觀眾在馬扎上坐下休息。高仕棠的“彎曲結構”裝置以另一種方式占據了整個空間。它們都為展覽做出了定義。展覽現場 設計互聯展覽從2018年11月7日持續至2019年2月19日。澎湃新聞最近更新:18-11-0709:01簡介:澎湃新聞,專注時政與思想的媒體開放平臺
關鍵字標籤:自動雨傘推薦 |